因此,金属切削原理这门学科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各国都通过切削试验或现场采集积累了大量的切削数据,并用数学模型来表述刀具寿命、切削力、功率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等同切削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存入计算机,建立金属切削数据库或编制成切削数据手册,供用户查用。
金属切削原理的相关应用
在设计和使用机床和刀具时,需要应用切削原理中有关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切削性能方面的数据。例如,在确定机床主轴的最大扭矩和刚性等基本参数时,要应用切削力的数据;在发展高切削性能的新材料时,需掌握刀具磨损和破损的规律;在切削加工中分析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时,要研究切削温度及其分布;在自动生产线和数字控制机床上,为了使机床能正常地稳定工作,甚至实现无人化操作,更要应用有关切屑形成及其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加工中实现刀具磨损的自动补偿和刀具破损的自动报警。为此,各国研制了品种繁多的在线检测刀具磨损和破损的传感器,其中大多数是利用切削力或扭矩、切削温度、刀具磨损作为传感信号。此外,为了充分利用机床,提高加工经济性和发展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常需要应用切削条件、刀具几何形状和刀具寿命等的优化数据。因此,金属切削原理这门学科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各国都通过切削试验或现场采集积累了大量的切削数据,并用数学模型来表述刀具寿命、切削力、功率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等同切削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存入计算机,建立金属切削数据库或编制成切削数据手册,供用户查用。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概述
1.2 切削运动、加工表面和切削用量三要素
1.2.1 切削运动和工件上的加工表面
1.2.2 主运动、进给运动与合成切削运动
1.2.3 切削用量三要素
1.3 刀具几何角度及其选择
1.3.1 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1.3.2 车刀切削部分的标注角度
1.4 刀具工作角度
1.5 切削层参数
1.6 切削方式
习题
第2章 刀具材料
2.1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2.2 高速钢
2.2.1 普通高速钢
2.2.2 高性能高速钢
2.2.3 粉末冶金高速钢
2.2.4 涂层高速钢
2.3硬质合金
2.3.1 硬质合金的种类和性能
2.3.2 硬质合金的选用
2.3.3 其他新型硬质合金
2.4 高硬刀具材料
2.4.1 陶瓷
2.4.2 金刚石
2.4.3 立方氮化硼
习题
第3章 金属切削过程
第4章 切削力
第5章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第6章 刀具磨损和使用寿命
第7章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第8章 已加工表面质量
第9章 刀具合理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10章 磨削
第11章 成形车刀
第12章 铣削与铣刀
第13章 孔加工刀具
第14章 拉刀
第15章 齿轮刀具
第16章 螺纹刀具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