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车削的主要特点是车刀除主切削刃外,还有一个平行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副切削刃同时参与切削,故可把进给量比一般车削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切削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切削速度 vc 、进给量 f (或进给速度 vf ) 、背吃刀量ap。
切削用量是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总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与某一工序的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的刀具寿命(见金属切削原理),通常分为该工序单件成本最低的经济寿命和最大生产率寿命两类。按前者选择的切削用量称为最低成本切削用量,这是通常使用的,按后者选择的切削用量称为最大生产率切削用量,一般在生产任务紧迫时使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铣削时的切削热是一种断续加热现象,刀齿在非切削时即被冷却,这将有利于刀具寿数的延伸。
铣削所用刀具为球头立铣刀,车削为一般车刀,两者在相同的被加工资料和切削条件(由于切削方法不同,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等只能做到大体一致)及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切削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铣削加工对延伸刀具寿数更为有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切削
请问切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切削三要素(切削工具、工件和切削运动)的关系为:
1、任何切削加工都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切削工具、工件和切削运动,三者联系紧密,缺一不可。
2、切削工具应有刃口,其材质必须比工件坚硬。不同的刀具结构和切削运动形式构成不同的切削方法。
3、切削加工是利用切削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切削运动需要以工件和工具为参考依据。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体系以金属切削加工中最基本的运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为基础,以刀具切削刃及其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为参考。
扩展资料
常用的高效切削加工方法有高速切削、强力切削、等离子弧加热切削和振动切削。
1、高速切削
一般指采用硬质合金刀具所能达到的切削速度的切削加工。
2、强力切削
指大进给或大切深的切削加工,一般用于车削和磨削(见缓进给磨削)。强力车削的主要特点是车刀除主切削刃外,还有一个平行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副切削刃同时参与切削,故可把进给量比一般车削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3、等离子弧加热切削
利用等离子弧的高温把工件切削区的局部瞬时加热到800~900℃的切削方法,常采用陶瓷刀具,适用于加工大件。
4、振动切削
沿刀具进给方向附加低频或高频振动的切削加工,可以提高切削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切削加工
切削三要素是哪三个方面?
主轴转速、进刀量、切削时的走刀速度切削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切削部分的组成:前刀面 : 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后刀面 : 分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与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称主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叫副后刀面
主切削刃 : 前刀面和主后刀面的相交部位,担负主要切削工作。
副切削刃: 前刀面和副后刀面的相交部位,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少量的切削工作。
刀尖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联结部位。为了提高刀具强度将刀尖磨成圆弧型或直线型过渡刃。一般硬质合金刀尖圆弧半径rε=0.5~1mm。
修光刃: 副切削刃近刀尖处一小段平直的切削刃。须与进给方向平行,且大于进给量。
前角: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当前刀面与切削平面夹角小于90°时,前角为正
值;大于90°时,前角为负值。前角对于刀具的切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当后刀面与基面夹角小于90°时,后角为正
值;大于90°时,后角为负值。由于后角的存在,后刀面与加工过渡表面之间的摩擦
可以大大减小。
楔角: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
主偏角: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副偏角: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刀尖角: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之间的夹角。
刃倾角:指的是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刃倾角的正负值是这样设定的:当刀尖比车刀刀柄的安装面高时,刃倾角为正值;当刀尖低时,刃倾角为负值。当切削刃平行于刀柄安装面时,刃倾角为0°。这时,切削刃位于基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