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去接近它、了解它,而成为一个好之者或乐之者。枯燥的理论课如何提振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一直是学习活动组织者的探究。对于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的青年学生,在教学中创设疑问情境不矢为一种较佳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通过教模和实物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度和感性认识。但就学习的情绪和兴趣而言,这些手段的作用甚微。
大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学习的目的及意义
大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学习的目的及意义摘要] 理论教学中,探索学习兴趣的问题,一直为教学活动组织者所重视,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应用”课程的学习中,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加强理解,巩固所学。在初期接触刀具角度的内容时,便以“哑巴菜刀”剁铁丝、钉子为例,提出问题,吸引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其二,当涉及刀具应用问题时,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哑巴菜刀”的角度,对照比较,揭开迷底,提振学习兴趣;最后,当本章学习完毕时,留下趣味思考题,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刀具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去接近它、了解它,而成为一个好之者或乐之者。在刀具(生产中的)课的讲授中利用学生对刀具(生活中的)特有的兴趣,讲授与刀具相关的生活趣事与知识,使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好之者或乐之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 创设疑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对事物的爱好和兴趣才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兴趣能发展思维激发学习主动性。枯燥的理论课如何提振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一直是学习活动组织者的探究。对于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的青年学生,在教学中创设疑问情境不矢为一种较佳的教学方法。
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应用”课程的学习初期,由于它的理论性强、概念性抽象,课程中的许多问题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记忆。如“角度参考系内的刀具角度标注”一课中,图纸上刀具各个角度以及定义,对于具有一定识图能力的学生来说,仍然是很难看懂和理解的。虽然、可以通过教模和实物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度和感性认识。但就学习的情绪和兴趣而言,这些手段的作用甚微。
为培养学生对刀具角度的理解及兴趣,引入了生活中的菜刀作为例子,向学生提问:“谁家的菜刀能剁铁丝和钉子?我买了一把哑巴卖的菜刀能削铁、能剁钉。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奥秘就在刀子的角度上,这和我们学习的刀具角度是相关的。待学完并掌握了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就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其中的“奥秘”。
这一做法给原本宁静的课堂,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带来的是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众多惊讶、疑惑、期盼的目光。而更多的同学则是在思考,在交头接耳。想解释菜刀剁铁丝这一现象,真的与所学的知识有关吗?刀具角度这些知识也能体现在生活中吗?所提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了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并把兴奋点集中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上,才能引发问题并产生积极的思索和探求未知的欲望,才能激发起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二) 理论联系实际提振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一个不知道学习具体意义和目的的学生,是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生产实践中(或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当他们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之后,就易产生学习的愿望及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探索。
“金属切削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一课,就是将所学的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的工件材料,选用不同的刀具角度等。由于课本上教学实例中的一些材料,都是同学们陌生的,连一点感性认识都没有,学生不易接受。如何选用刀具角度才是合理的,所涉及的内容理论性很强,且没有实验来验证理论。表面上贴近实际的课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哑巴卖刀”则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例。由于哑吧不能说话,为了推销自己的菜刀,就用它来削铁、剁钉、切棉花,以示证明刀具的好坏。理论课上我用这个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因为实验的刀具及材料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早已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用菜刀去“切铁”最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再在黑板上用板图加以说明“哑吧刀具”的角度选用问题,并将“哑吧菜刀”的楔角与书本上的金属切削刀具的楔角进行一一对比,使同学们理解了楔角大小与刀刃强度的关系。以及当楔角一定时,增磨倒棱刃来增加刀刃强度的意义。从而揭示了“哑巴菜刀”的奥秘。从同学们的目光及反映中,就能看出他们对刀具角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三) 丰富知识内涵培养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组织者,除了课堂教学中采用必要的手段与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课后又能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为获取知识而主动学习。使同学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求知的欲望保持延续性与持久性,使他们对待知识的兴趣不减,并愿为此主动探讨与思索。
为了实现这些,我做了一些尝试。课后留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者是一些开阔学生视野和增加知识情趣的课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的欲望。如:一把好刀除了有好的刀具角度,还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性能?剁骨头会崩刃或刃口卷曲的刀子说明了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和他们学过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专业知识相关,以课余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探讨、去寻求答案,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去检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他们能否学以致用。也可以出一些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能丰富知识面并激发求知欲望的题。如:知道“世界五大名刀”吗?中国的名刀、剑有哪些?听说过“天下第一刀”的亚卓刀吗?见过它与瑞士军刀的比试吗?……。这些问题小而具体,深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和趣味性。就象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获取这些使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去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去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寻求答案。
这些方法较为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为获取知识而主动学习的目的。更有甚者,寻求不到理想的答案又不甘心,将此事牢记在心,寻机再向老师讨教。由此看出兴趣乃学习之根本,兴趣乃学习之动力,兴趣乃学习之源泉。
车削不锈钢用什么刀具
一 、车削不锈钢用什么刀具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锈钢硬度低且它的粘刀性较低,一般用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速度略高,进刀量适当,有条件附加冷却液。
2、不锈钢硬度较高或粘刀性较高,使用金刚石刀具。车削速度高,进刀量少,附加冷却液。
二、加工性比中碳钢差得多,以普通45号钢的切削加工性作为100%,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相对切削加工性为40%;铁素体不锈钢1Cr28为48%;马氏体不锈钢2Cr13为55%。其中,以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最差。
扩展资料:
一、刀具选择:
1、通常当材料硬度高时,耐磨性也高;抗弯强度高时,冲击韧性也高。但材料硬度越高,其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就越低。高速钢因具有很高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现代仍是应用最广的刀具材料,其次是硬质合金。
2、聚晶立方氮化硼适用于切削高硬度淬硬钢和硬铸铁等;聚晶金刚石适用于切削不含铁的金属,及合金、塑料和玻璃钢等;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只用作锉刀、板牙和丝锥等工具。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已用化学气相沉积涂覆碳化钛、氮化钛、氧化铝硬层或复合硬层。
3、正在发展的物理气相沉积法不仅可用于硬质合金刀具,也可用于高速钢刀具,如钻头、滚刀、丝锥和铣刀等
二、注意:
1、切削力大
不锈钢在切削过程中塑性变形大,尤其是奥氏体不锈钢(其伸长率超过45号钢的1.5倍以上),使切削力增加。
同时,不锈钢的加工硬化严重,热强度高,进一步增大了切削抗力,切屑的卷曲折断也比较困难。因此加工不锈钢的切削力大,如车削1Cr18Ni9Ti的单位切削力为2450 MPa,比45号钢高25%。
2、切削温度高
切削时塑性变形及与刀具间的摩擦都很大,产生的切削热多;加上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45号钢的1/2~1/4,大量切削热都集中在切削区和刀-屑接触的界面上,散热条件差。在相同的条件下,1Cr18Ni9Ti的切削温度比45号钢高200℃左右。
3、切屑不易折断
不锈钢的塑性、韧性都很大,车加工时切屑连绵不断,不仅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切屑还会挤伤已加工表面。在高温、高压下,不锈钢与其他金属的亲和性强,易产生粘附现象,并形成积屑瘤,既加剧刀具磨损,又会出现撕扯现象而使已加工表面恶化。
含碳量较低的马氏体不锈钢的这一特点更为明显。
4、刀具易磨损
切削不锈钢过程中的亲和作用,使刀-屑间产生粘结、扩散,从而使刀具产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致使刀具前刀面产生月牙洼,切削刃还会形成微小的剥落和缺口;
加上不锈钢中的碳化物(如TiC)微粒硬度很高,切削时直接与刀具接触、摩擦,擦伤刀具,还有加工硬化现象,均会使刀具磨损加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切削不锈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刀具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目录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定义第一节 切削运动和工件表面
第二节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第三节 切削要素
第二章 刀具材料
第一节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第二节 常见刀具材料
第三节 其他刀具材料
第三章 金属切削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第一节 切削变形
第二节 切削力
第三节 切削温度
第四节 刀具磨损
第四章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切屑控制
第二节 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第三节 切削液及其选用
第四节 已加工表面的质量
第五节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第六节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第五章 车刀
第一节 车刀的分类
第二节 焊接车刀
第三节 可转位(刀片)车刀
第四节 成形车刀
第六章 钻削与孔加工刀具
第一节 孔加工刀具分类
第二节 深孔钻
第三节 钻削与麻花钻
第四节 铰刀
第五节 镗刀
第六节 孔加工复合刀具
第七章 铣削与铣刀
第一节 铣刀的分类及铣削
第二节 硬质合金面铣刀
第三节 尖齿铣刀
第四节 成形铣刀
第八章 其他刀具
第一节 拉刀
第二节 齿轮刀具
第三节 螺纹刀具
第四节 自动线和数控机床刀具
附录 本书采用的名词、术语和符号
刀具要具备哪些条件
是金属切削用的刀具吧?先说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要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没有足够的硬度怎么去切削其它金属呢? 2.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使刀具在切削中能承受切削力、振动和冲击;
3.要有较高的耐热性;
4.要有较好的工艺性,使刀具制造方便;
5.要有较好的传热性,以利于排除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
6.材料要经济,成本当然越低越好。
再来说说刀具的几何参数
刀具必须具备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等(当然不是所有刀具都有这些角度,有些复杂刀具还有其它很多角度。),合理按排这些几何参数,以获得足够锋利和强度的切削刃,这都是一把金属切削刀具所要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