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使用旋转的砂轮进行切削,以达到高精度和高质量的加工要求。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风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切削加工有哪些方式方法?
是指切削对象材料性质:P代表钢件和合金钢,M代表不锈钢,K代表铸铁,H代表非铁金属,S代表高温合金,H代表高硬度材料,N代表非铁材料。
切削工具应有刃口,其材质必须比工件坚硬。不同的刀具结构和切削运动形式构成不同的切削方法。用刃形和刃数都固定的刀具进行切削的方法有车削、钻削、镗削、铣削、刨削、拉削和锯切等;用刃形和刃数都不固定的磨具或磨料进行切削的方法有磨削、研磨、珩磨和抛光等。
扩展资料:
切削加工类型
1、高速切削
磨削速度在45米/秒以上的切削称为高速磨削。采用高速切削(或磨削)既可提高效率,又可减小表面粗糙度。用硬质合金刀具高速车削普通钢材的切削速度可达200米/分;用陶瓷刀具可达500米/分;用金刚石刀具车削有色金属的切削速度可达 900米/分。
高速切削(或磨削)要求机床具有高转速、高刚度、大功率和抗振性好的工艺系统;要求刀具有合理的几何参数和方便的紧固方式,还需考虑安全可靠的断屑方法。
2、强力切削
强力车削的主要特点是车刀除主切削刃外,还有一个平行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副切削刃同时参与切削,故可把进给量比一般车削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在一般机床上,只要功率足够和工艺系统刚度好就可实行强力切削。
与高速切削比较,强力切削的切削温度较低,刀具寿命较长,切削效率较高;缺点是加工表面较粗糙。强力切削时,径向切削力很大,故不适于加工细长工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切削加工
常见的金属切削机床有哪些
常见的金属切削机床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磨床以及数控机床。以下是这些机床的详细介绍:1. 车床:车床是最普遍的金属切削工具之一,主要加工轴类、盘类等旋转体零件。它通过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来进行切削,能够车削外圆、内孔和端面等。
2. 铣床:铣床用于加工平面、沟槽和齿轮等零件。它采用旋转的刀具进行切削,能够执行多工位加工和组合加工等复杂任务。铣削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
3. 钻床:钻床专门用于在工件上钻孔,能够加工各种类型的孔,包括浅孔和深孔。钻床利用钻头进行切削,以在工件上形成孔洞。
4. 磨床:磨床用于工件的精细加工,如研磨和抛光。它使用旋转的砂轮进行切削,以达到高精度和高质量的加工要求。
5.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高度自动化的机床,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来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它能够完成复杂的加工任务,如多轴联动加工,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模具制造等行业。
这些机床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处理各种金属加工需求,从而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常见的不锈钢切割方法有哪些?
不锈钢切割常用九种方式1.高压水射流水刀水切割
2.步进式冲裁
3.铡刀剪
4.圆盘剪
5.锯
6.砂轮切割
7.激光切割
8.等离子弧切割
9.手动剪切
不锈钢主要分类
不锈钢常按组织状态分为: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及沉淀硬化不锈钢等。另外,可按成分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这类钢能抵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硝酸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
2、奥氏体不锈钢:
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钢的Wc<0.08%,钢号中标记为“0”。这类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耐蚀性能和无磁或弱磁性,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另外还可用作不锈钢钟表饰品的主体材料。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风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4、马氏体不锈钢:
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锻造、冲压后需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