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子基础产业落后,决定了我国高档数控系统的弱势表现。除了数控系统水平的差距,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薄弱也限制了国产机床的高度。此外,数控机床专项在任务布局时充分体现重点用户领域的需求,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有产品类课题明确要求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其中,在专项已立项课题中,企业牵头课题占到71%。
为何中国高档数控机床与世界还有差距
国外高档数控系统,在高速和高精度表现上,以及在五轴加工和智能化方面比国内产品表现都好,而且其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国内产品的4倍。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软硬配件、高速高精算法都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改善。国内电子基础产业落后,决定了我国高档数控系统的弱势表现。除了数控系统水平的差距,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薄弱也限制了国产机床的高度。在一些机床展会上,也能看到应用法那科或西门子数控系统的国产高端机床,与国外装配同样“大脑”的机床相比,转速只有国外的三分之一,误差范围是别人的5倍。
同时,为改变这种领人汗颜的行业情势,我国制定了机床的发展专项行动目标。机床专项“十二五”期间实施以用户牵引为总体思路,以应用带动上下游产业有机结合。坚持由用户牵头实施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前期研发完成的机床主机、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阶段性成果的集成应用。
此外,数控机床专项在任务布局时充分体现重点用户领域的需求,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有产品类课题明确要求企业牵头组织实施。
其中,在专项已立项课题中,企业牵头课题占到71%。2009~2013年期间,专项安排军工企业课题62项,总经费36.5亿元;安排能源装备制造用数控机床主机及生产线应用示范课题34项,总经费2.93亿元。
目前中国的机械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如何 和国外的差距有多少
很难说精度差距有多少,有的公司与国外没有差距甚至高于。但是国内大部分企业是存在差距的1、管理跟不上,管理模式没有创新,大部分企业管理人才不能拓宽思路,想法陈旧。
2、员工素质与意识不够,员工流失严重,导致大部分企业就像培训班。人员的流失大就很难提高工人素质与意识,
3、人才储存严重不足,太过依赖拿来主义。不能按部就班培养人才。拿来主义弊端太多,存在太多的不稳定。
4、设备跟不上,设备精度跟不上。中国的大环境都存在上述问题,在怎么组装也组装不起来精度高的机器,用精度不高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多高 精度。
5、人才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艺的问题,众所周知同样的产品采用不一样的工艺,最后的结果不一样。因没有常规人才培养与储备,所以工艺问题是困扰大部分企业。
6、资金问题,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力量太小,大部分企业钱都很紧张。
日本的机床 太强大了 中国差多少
目前机床德美日基本在一线水准,民用领域可能部分日本品牌更加出名,因为日本货比德国货便宜,国产机床在精密加工方面比起德日还有差距,但是普通精加工国产机床足以胜任,而且价格低好多,所以我国现在是机床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一般德日机床价格是国产好几倍。日本机床技术原来也是从德国学的,我相信再过几年中国在高精机床领域也能赶上来。我国与世界工业强国有哪些差距
1,精密机床和光学镜头方面2,航空发动机材料叶片冲压工艺。相差20年,
2半导体技术,没有世界上知名的大公司,如欧美的高通电子,英特尔,三星,台积电。
4。电子技术,